成人高考专科升本科政治2025年考前真题二套
发布时间:2025-09-21 12:24:03
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题(一)
一、单选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有哲学都是( )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D.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D.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志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世界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
C.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
4.有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单位。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 )
A.机械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7世纪英国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8.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D.事物的发展经量变过渡到质变
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空间广延性
C.无限多样性
D.客观规律性
10.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
A.分清敌人和朋友
B.认清中国国情
C.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D.建立工农联盟
11.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
A.资产阶级
B.官僚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
D.封建主义
1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C.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13.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 )
A.党的七大
B.党的六大
C.六届六中全会
D.六届七中全会
14.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 )
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
B.农业合作化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生产责任制
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
16.毛泽东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
A.《论十大关系》
B.《新民主主义论》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7.20世纪70年代,整个世界发生着大变动大调整,时代主题是( )
A.革命与战争
B.和平与发展
C.合作与共赢
D.开放与融通
18.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队伍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
A.农民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
A.小康社会
B.共同富裕
C.现代化国家
D.现代化强国
20.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 )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宪政国家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扩张
D.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法制国家
21.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
A.无偿没收
B.适当限制
C.保护发展
D.和平赎买
22.科学发展观( )
A.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创造性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D.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进行什么样的伟大革命、怎样进行伟大革命的问题
23.(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
A.贯彻新发展理念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改革开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以人为本
D.可持续发展
25.( )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A.党的十七大
B.党的十八大
C.党的十九大
D.党的二十大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 )。
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D.“六位一体”
27.( )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构建新发展格局
B.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C.促进高质量发展
D.问题导向
28.( )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A.发展理念
B.发展格局
C.发展方向
D.发展策略
29.( )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A.继续推进两岸“三通”
B.促进两岸人文交流
C.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
D.一个中国原则
30.( )是我国对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
A.维护我国人民的利益
B.维护世界人民的利益
C.服务民族复兴
D.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1.把( )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的客观需要。
A.政治建军
B.军事改革
C.战斗力
D.军事创新
3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对外开放,改革创新
3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4.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 )制度。
A.根本领导
B.重要领导
C.基本领导
D.政策策略
35.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B.互惠互利、共赢共存
C.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简答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36.简述阶级社会中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7.简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38.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39.为什么说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论述题( 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40.如何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
41.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武汉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